当前位置
首页 > 产品展示

对线年穿越周期的力量

发布时间:2025-05-10 01:23:01
来源:乐鱼体育官网

  早上8点不到,靳保芳出现在北京丰台区的晶澳大楼里。他坐电梯来到安静无人的12层,打开过道墙壁上的电灯开关,然后走进了办公室。比公司规定的上班时间早到一个小时,是靳保芳在40多年的企业管理中形成的习惯。

  “人还是要坚持奋斗才好。我觉得懒人是不会成功的,因为他们连让天上馅饼砸中的机会也没有。”靳保芳语气和蔼,但隐隐透出一股久经沙场的威严,“领导就应该是一面奋斗的旗帜。我为什么提早来公司?一来要反思和总结昨天、规划今天,二来要起到表率作用。”

  关于这位出身河北省宁晋县农村的企业家的奋斗故事,公开报道已经讲过很多了。从孩童时期的水灾缺粮和父亲病逝后的孤儿寡母生活,到成年后在餐饮公司打工、苦读中专,再到成为一个扭转地方集体企业和国有企业低迷经营状况的改革者,以及中国光伏的创业者和引领者,靳保芳的每一段经历都和他未来的选择产生共鸣,推动着他带领企业从“造福一方百姓”向“造福全人类”进化。他把这视作不变的使命和责任,不断根据形势调整视野,平衡“放”与“收”,让晶澳在过去20年里穿越一个又一个惊涛骇浪之后,始终在全球光伏市场占据一席之地。

  在2024年度总结表彰暨2025年动员大会上,靳保芳剖析了外部环境变化和行业竞争态势,指出2025年是公司的变革之年,要继续落实“全球化、数智化、生态化”三大战略,以商业经济价值为导向,践行“客户就是上帝”的核心价值观,构建“以客户为中心”的组织体系,打造能增强客户体验的产品、服务、品牌,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另外,这位年过70的领航者和精神领袖发表了一段慷慨激昂的讲话,号召全体员工深入学习和践行百折不挠、不停地改进革新、艰苦奋斗、主动担当、甘于奉献的企业家精神,迎接新的挑战。

  “企业家精神不是企业家独有的,任何一个人都可以有。”靳保芳说道,“晶澳要想实现长远发展,成为一个伟大的企业,一定会遭遇很多困难,企业家精神就是我们战胜困难的重要法宝。这不是少数几个人的事,需要全体员工一起践行。”

  2000年的一天,不到20岁的李辉江走进了宁晋松宫半导体有限责任公司的工厂。此公司是宁晋的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专注做硅棒和硅片,由靳保芳创业生涯的首个光伏企业——晶隆半导体厂(后更名为“晶龙”),和当时世界上领先的光伏供应商——日本松宫半导体技术株式会社在1997年合资成立。

  对于见惯了脏乱差、粉尘多的小作坊环境的李辉江和其他新员工来说,一切都显得那么新奇。工厂里的地板和墙壁好像干净得直发光,所有人都需要换上白色的防静电工作服,戴上头套、手套和脚套。在严格的环境和温度和湿度设定下,一台台单晶炉正不停地拉出一条条硅棒,以应对全球光伏应用的快速兴起。

  靳保芳和管理层不满足于只做上游产品,他们想抓住时代机遇,迈向光伏产业链的更高端。于是,晶龙和两家澳大利亚公司合资成立晶澳,引入了先进的技术和高级科研人才,并在一年多里投产了3条电池产线年纳斯达克上市后,晶澳把更多资金投向电池产能的扩张,并逐渐向上游硅片和下游组件、储能延伸,打造垂直一体化业务模式(公司于2018年退市,转而在中国A股上市)。

  晶澳人又忙碌了起来。在业务版图扩张的过程中,他们频繁更换驻地,连续参与宁晋、扬州、包头等地的生产基地建设工作,推动产能规模愈发壮大。与此同时,晶澳的生产管理也更加精细,员工们把宽泛混杂的指标拆分开来,专注提升特定的细分指标,从而使产品良率得到了改善,产量也更加稳定。

  “生产中的困难不少,也不小,但大家都抱着踏实肯干的态度,积极解决。”回忆起这段忙碌的时光,李辉江的神情中流露出一股成就感,“和过去相比,现在的生产环境越来越科学和规范了,光伏制造已进入智能化时代。”

  如今,晶澳的所有工厂都在进行数智化升级:在硅片环节,用生产分析系统对生产数据来进行24小时不间断监测和自动预警;在电池环节,用单晶槽式制绒设备、低压软着陆扩散系统、全自动颜色EL(电致发光)监测等前沿设备,实现智能控制和监控;在组件环节,通过全自动双轨高速串焊机、双腔层压机、自动装框一体机、自动排版机等展开全流程的智能联动,一键完成产品规格更换。

  对晶澳人来说,新的生产环境意味着新的学习,它和过去积淀下来的经验融为一体,让企业和个人有机会走向更大的舞台。现在的李辉江,已转任晶澳的集成采购部部长,而曾与其一同在工厂奋斗的同事们,则奔赴到了不同国家,把晶澳的种子撒向全球。

  在2006年投产电池的时候,晶澳的全球化布局便初现端倪,虽然公司在那一年与海外客户直接交易所产生的出售的收益只占1.6%,但客户已经分布在德国、瑞典、西班牙、韩国,以及美国了。

  到了2024年,晶澳的全年营收超过了700亿人民币,上述的1.6%也变成57.64%。其中,美洲23.37%、欧洲18.15%、亚洲及大洋洲12.85%、非洲及其它3.27%。公司的全球化战略取得了巨大进展。

  晶澳人知道这里面的曲折。上市才一年,靳保芳就觉得光伏行业萌生了潜在危机。市场的爆发吸引着大量新企业涌入,多晶硅价格的飙涨催生了产线的重复建设,就连做服装和袜子生意的企业也想分一杯羹。靳保芳回忆称,当看到部分企业斥巨资打造多晶硅项目后,他感到很惊讶,认为这种“赌博风气不太妙”。趁着别家在大举投资和买入,晶澳快速、甚至降价地把硅料和成品库存全部清掉,以充裕的现金储备度过了产业需求和价格的暴跌,以及全球金融危机。

  “很多决策不是开会讨论出来的,要靠市场嗅觉、直觉,还有清醒的头脑。”靳保芳加重了语气,“何时头脑最容易发热?一个是遇到危机,另一个就是万事兴旺。不要在危机时失去信心,也不要在兴旺时失去冷静。”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光伏市场迎来了短暂复苏,但在接下来的10年里,全球经济及贸易格局的复杂多变,像一个个无法判断深浅的泥潭,使得光伏企业的全球化步伐愈发艰难。为了抵消个别国家或地区市场的阶段性低谷,以及国际贸易摩擦等不可控因素的影响,保持自身的稳健发展形态趋势,晶澳坚持有质量的增长,用稳健换长远,“提升客户结构多元化”的重要性由此进一步凸显。

  在欧美这些最主要的海外增量市场中,晶澳人已经通过努力建立起了品牌知名度,在德国、法国、波兰、意大利、荷兰、瑞士等多个国家和地区获得了TÜV SÜD、Intertek、EuPD Research等第三方权威机构的认可。与此同时,晶澳还开拓了东南亚、澳洲、拉美、中东、非洲等新兴市场。2015年,其第一个海外工厂——具有400MW电池产能的马来西亚槟城工厂开业;2016年,越南1.5GW硅片工厂启动建设;如今,阿曼的6GW电池和3GW组件项目建设正在推进。

  品牌形成的根基,是晶澳人对技术创新的不懈追求。2013年,晶澳率先突破工业化丝网印刷P-型单晶PERC电池效率20%大关,之后通过半片、叠片、拼片等新技术和新工艺,快速提升组件功率,减少相关成本。2025年,晶澳发布DeepBlue 5.0系列新产品——该系列产品组件转换效率达24.8%,拥有85%的双面率和出色的弱光发电能力。截至2024年底,晶澳拥有有效专利1,899项,其中发明专利1,031项。

  销售和运营的本地化是晶澳全球化的另一个特色。晶澳设立了16个海外销售公司,让销售服务网络遍布全球178个国家和地区,并在此基础上设立了海外区域运营中心,把海外销售公司从单一的产品营销售卖职能,升级为具备技术、财务、法务、交付等一系列运营职能的地区运营中心,再与海外工厂和供应链结合起来。

  “我们每年要操作很多、很大的订单,而‘魔鬼’就藏在每一个订单里的各种细节里,影响着客户要货和我们给货之间的衔接程度。我们要给客户提供足够专业的支持和服务,让客户感觉我们是一家人。”从2013年开始负责晶澳欧洲业务、如今已是欧洲区总裁的舒海宁(Henning Schulze)强调,“另外,面对欧美严格的合法合规要求,我们从始至终很重视。从长远看,它能消除客户的担忧,有利于我们维护好原有客户、拓展新客户。”

  除了创新技术、全球市场、精细管理,优秀人才也是晶澳综合竞争力的一部分。自创立以来,晶澳坚持“外引内育”的策略,升级培训体系,本科、硕士及以上学历的人数持续增加。

  沈一帜是晶澳高品质人才队伍里的新成员。她拿到了哈佛大学环境健康专业研究生学位,在2025年春节后成为了ESG与可持续发展部的助理研究员。“我之所以选择晶澳,一种原因是太阳能在可再次生产的能源中占据关键地位,另一方面是看中此公司健康的经营风格。”沈一帜表示,“晶澳还很看重和国际ESG的接轨,签署了联合国妇女署的《赋权予妇女原则》、承诺加入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发起‘加速前进’倡议,还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开展具有文化差异性的教育、救灾、社区建设项目。我感觉自己的国际化经历能帮上忙。”

  这些例子是晶澳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突飞猛进的缩影。近年来,公司坚持“Green to Green(共建绿色循环),Green to Grow(共谋绿色发展),Green to Great(共创绿色未来)”的G2G可持续发展哲学,并设立了阶段性目标:到2050年,范围一和范围二温室气体排放比2023年降低90%,生产每MW光伏产品的范围三产品相关采购商品和服务、资本货物、燃料和能源相关活动,以及上游交通运输和配送的温室气体排放比2023年降低97%。

  晶澳董事靳军辉受邀参加联合国第二十九届气候变化大会(COP 29)首日会议,并发表视频主旨演讲

  “在我们推动三大战略落地的过程中,可持续发展的地位会慢慢的重要。这是全社会对企业综合竞争力的要求,也是企业为了基业长青对自己的要求。在这样的领域,我们肯定要走在前面。”靳保芳表示。

  “所谓‘短跑看对手,长跑看自己’,我们在近年来更关注于自身管理上的水准的不断的提高,以及体系化运营和落地。”晶澳品牌副总裁、可持续发展官李京说道,“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ESG的议题是光伏行业的天然基因,一定要融入业务、赋能业务,把情怀变成生意,这项工作才真的可持续。”

  为此,晶澳将可持续发展拆解为21项议题——“环境”7项,“社会”9项,“治理”5项,并从“长远重要性”和“财务重要性”两个维度排列议题。在具体措施方面,晶澳基于PDCA(计划、执行、检查、处理)搭建了新的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模型,实现了2024年产品出厂合格率100%、重大质量安全事故0发生的目标;而在董事会(每年至少开展2次ESG相关事项审阅)的领导和监督下,晶澳更新了可持续发展治理架构,在保持决策层(战略与可持续发展委员会)和执行层(ESG与可持续发展部)原有职能的同时,把管理层改名为“ESG与合规管理委员会”,以促进风险管控与可持续发展的深度耦合。

  历经二十载风雨,晶澳用穿越周期的力量展现了中国光伏产业的壮阔征程,它的每一步跨越,都蕴含着“奋斗为旗”的精神指引,和“坚韧顽强、不懈创新”的躬身实践,更是企业将使命融入时代浪潮的责任担当。当碳中和的号角响彻全球,晶澳已站在新的起点——它将以更开放的姿态拥抱变革,以矢志不渝的初心守护使命,让每一缕阳光转化成未来人类文明的绿色动能。

联系方式

电话:13926525960

邮箱:475703583@qq.com

地址:深圳市龙岗区平湖辅城坳工业区富源路7号A50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