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13926525960
邮箱:475703583@qq.com
地址:深圳市龙岗区平湖辅城坳工业区富源路7号A50栋
“丝绸的故事——古今中外再幻想”展览中展出的唐代黄地联珠团窠鹿纹锦残片和艺术家著作。
在江苏省姑苏市北寺塔风景区对面,有一座融汇民间传统文明神韵与现代规划感的博物馆,近年成为颇受年轻人喜欢的文明空间。这便是姑苏丝绸博物馆,1991年完工敞开,是我国第一座丝绸专业博物馆。博物馆前的艺术设备“四方的雨”独具匠心,520根白色金属细管垂悬半空,标志着江南烟雨,又如皎白蚕丝。
姑苏丝绸博物馆占地9500平方米,展陈面积4000平方米,设有前史馆、现代馆、未来馆、桑梓苑、丝织机械陈设室、钱小萍丝绸文明艺术馆六大展区,保藏织绣类相关藏品6520件。馆内既有精巧的丝绸文物和现代艺术品陈设,又有动态的栽桑养蚕和传统织机操作展现,让观众全面感触丝绸文明。
沿着石砌通道从东面的广场走进博物馆,序厅内秀美的嫘祖雕像映入眼帘。传说嫘祖是蚕桑丝织的创始人,被尊称为“先蚕”。雕像死后的巨幅大理石岩画浓缩了我国丝绸开展史,展现了先民练丝、官府编织、帆海交易等前史场景。穿越“峪阳关”来到西部后院,花园地面上的金属牌标示着丝绸之路沿线重要国家,涵义横贯亚欧的丝绸之路推动东西方文明沟通。
我国是世界丝绸文明的发源地。早在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先民们就开端养蚕织绸。汉代我国丝绸出产非常兴旺,很多丝织品由丝绸之路传入西方。姑苏丝绸博物馆保藏的汉代鎏金铜蚕造型生动传神,头、胸部昂起,躯体丰满,腹节清楚,胸足、腹足及尾足皆笼统简化。讲解员介绍,金蚕、玉蚕等在汉代文物中所见不少,从旁边面反映出汉代养蚕业昌盛。
前史馆中陈设着从汉唐到明清的织锦、服饰等,反映了不同时期的丝织工艺和审美风气。“五星出东方利我国”锦护膊仿制件招引了记者的目光。护膊原件出土于新疆尔自治区民丰县尼雅遗址,被列入《第一批制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目录》。这件织锦代表了汉锦编织工艺的顶配水平,其织物结构为多重五颜六色经线根/厘米。图画全体以山状云纹为构架,沿纬向接连铺展,从右到左别离为凤凰、鸾鸟、麒麟、白虎以及两个星形,并织有汉隶文字“五星出东方利我国”。
据介绍,姑苏丝绸博物馆是国家文物局同意建立的“我国丝绸织绣文物仿制中心”和“可移动文物(织绣类)修正一级资质”单位,在丝绸文物仿制、修正范畴作用丰盛。“五星出东方利我国”锦护膊出土后,首件仿制品即由姑苏丝绸博物馆制造而成。
唐代黄地联珠团窠鹿纹锦残片出土于青海省都兰县,为盛唐时期典型的联珠纹纬锦,是我国传统丝织工艺与外来文明交融的代表性著作。初唐丝绸织锦纹样以走兽纹为主,少部分为禽鸟纹。唐代中期,受波斯文明影响,联珠禽兽纹逐步盛行。晚唐时期则以团窠纹为干流。该织锦残片上联珠团窠鹿纹并行摆放,上下对称,间以几许形花瓣装修,联珠内的鹿纹灵动心爱。
明代黄缎地柿蒂孔雀纹织成襕袍为国家一级文物,2013年出土于姑苏木渎天平山。这是交领右衽、上裳下裙式的连体袍服。上半身两肩与胸背部位饰以江崖海水纹为结构的通肩柿蒂状纹样,正面牡丹花团锦簇,左右胸前别离饰有孔雀纹,长长的尾翼向肩部延伸,与领围的孔雀纹彼此衬托。下裙自腰部起两边均匀布有细褶,裙围横襕以江崖海水纹为缘,又衬以孔雀纹,与上半身照应。依据墓志铭考证,墓主人为范专一,是北宋名臣范仲淹第十六世孙,生前为三品文官。他以孔雀纹服装入殓,印证了明代服饰准则的等级标准。该袍全体织成,纹饰精巧,表现了明代纺织技能高度兴旺。
姑苏有“丝绸之府”的美誉,早在秦代,姑苏的丝绸产品和丝织技能就经过海路传至域外。至宋代时,姑苏官营丝绸出产与民间丝织业非常兴旺。自元代起,朝廷在姑苏建立编织局。明清时期,姑苏编织是督造和采办宫殿所需丝织品的皇商衙门。贡织院展区恢复了清代姑苏编织署原址大门,各类展品诉说着姑苏编织旧日的光辉。
“蚕月人家爱晴旭,纸筐分叶声满屋。三眠往后桑树稀,称来银茧缫为丝。”江南地区自古桑麻遍野,户户养蚕。蚕桑居展区再现了江南养蚕人家的场景,蚕架上摆放着一个个圆形蚕匾,匾中铺着密密的桑叶,蚕宝宝栖息其间。“看,这些标本展现了蚕的终身。从一龄蚕到五龄蚕,长得不太相同。”一名家长带着孩子仔细观察。
织染坊展现着脚踏缫丝车、摇纬车、调丝架等东西,以图文方法介绍了缫丝、络丝等工艺流程。步入下一展区,一台数米高的传统宋锦织机上,两名匠人正在演示宋锦编织,招引了不少观众驻足观看。
宋锦为我国“三台甫锦”之一,首要产地在姑苏。2006年,“宋锦编织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明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姑苏丝绸博物馆是该项意图维护单位,博物馆创始人钱小萍则是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传统宋锦出产的根本工艺杂乱,从缫丝染色到织成产品要经过20多道工序。宋锦的根本特征是以经线和纬线联合显花,使用了彩抛换色的一起技艺,使织物外表色彩和安排层次更丰厚。宋锦纹样一般以改变几许形为骨架,内填天然花卉、吉祥如意纹等,配以调和的对比色,艳而不俗,古拙典雅。
漳缎织机比宋锦织机体量更大、结构更杂乱,相同需求两人合作操作。漳缎是我国古代绒类织物的代表作,始于明末清初,由姑苏编织署御用工匠依据“漳绒”的起绒技能立异而成,其斑纹具有很强的立体感,被誉为“丝绸上的浮雕”。2011年,“漳缎制造技艺”被列入江苏省非物质文明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姑苏丝绸博物馆是该项意图维护单位。
钱小萍丝绸文明艺术馆展现了缤纷多彩的丝绸面料、服饰、艺术品和规划手稿,出现了丝绸专家钱小萍60多年的研讨和创造作用。宋锦《邂逅》依据15世纪的波斯细密画《波斯王子胡马与我国公主胡马雍在花园相会》创制,使用不相同色彩的丝线交错,表现出波斯细密画笔触细腻、色彩美丽而略带奥秘的风格。钱小萍研创的双面五颜六色提花纱罗取得国家发明专利,经过奇妙运用11种不同的安排架构,使织物正反两面出现出同花异色、同花同色或异花异色的作用。
憨萌的三花猫穿上了彩色翟鸟纹宋锦皇后服,清代三蓝绣瓜蝶连绵女褂成为漫画家笔下的爱情信物,从深褐色素缎孔雀绣补长袍中罗致构思,运用现代CG板绘技能表现“国家兴亡,责无旁贷”的故事……本年1月,姑苏丝绸博物馆举行“丝绸的故事——古今中外再幻想”展览,约请15位艺术家以收藏文物为体裁进行再创造,让文物与艺术家著作在展厅内对话,以新艺术方法对丝绸文明进行今世表达。
近年来,姑苏丝绸博物馆安身收藏资源,联合南京、杭州、上海等江南丝绸产地的文博单位,推出精彩纷呈的专题展览,如“经纶映辉——姑苏丝绸文明技艺展”“从编织署到紫禁城——运河丝路故事声响展”“何故梦红楼——江南运河上的文学、印象与丝绸展”“天堂里——工艺的姑苏与杭州”等,其间“经纶映辉——姑苏丝绸文明技艺展”获评国家文物局2020年度“宏扬中华优秀前史传统文明、培养社会主义中心价值观”主题展览推介项目。
2023年,姑苏丝绸博物馆完结“未来馆归纳提高改造工程”。未来馆一层为丝绸纹样文明构思空间,二层为丝绸元宇宙线验空间,三层为星空天台,实施7×12小时免预定敞开,满意观众文旅消费、互动体会、观景打卡等需求。
作为“姑苏丝绸博物馆文物数字化维护使用社会教育传达”项意图重要作用,博物馆研制的“丝语江南”才智读本兼具丝绸科普、兴趣互动、数字化阅览等功能,环绕读本策划了一系列主题课程和研学活动,深受学生和家长好评。“美丽蜕变——蚕宝宝领养方案”已成为姑苏丝绸博物馆的品牌活动,经过线上互动、手艺体会、科普进校园等方法,让孩子们感触生命之妙、艺术之美、文明之韵。
姑苏丝绸博物馆与姑苏工业园区世界交融服务中心一起策划“活动的丝路:博物馆美好生活”项目,累计服务在苏外籍人士超1万人,并露脸“中意文明沟通节”“中法文明论坛”等活动,获评2024“全球世界遗产教育立异事例奖”。
姑苏丝绸博物馆结合宋锦、漳缎、吴罗等丝织技艺,打造“新国潮”丝绸服饰,在意大利威尼斯、希腊卡拉玛塔、匈牙利布达佩斯、美国纽约和新泽西等地举行服饰巡游、展现,提高姑苏丝绸世界影响力。
“数字博物馆”建造已成为当下的潮流。姑苏丝绸博物馆将收藏丝绸纹样数据资源转化为数字财物,完成丝绸纹样全社会同享,构成一批跨界联名产品和丝绸文创产品。“丝绸纹样数据收集与使用推动文明组织数字化改变开展方法与经济转型”被文旅部列为文明和旅行数字化立异演示十佳事例。
“丝绸是姑苏的亮丽手刺,表现着苏式美学的一起神韵,蕴藏着姑苏的城市精力。”姑苏丝绸博物馆馆长钱兆悦表明,未来将持续推动立异、发掘特征,讲好姑苏丝绸故事,建立文明沟通桥梁,让源源不绝的丝绸文明融入现代时尚生活,让姑苏丝绸的美走进更多人心里。(记者 邹雅婷)
电话:13926525960
邮箱:475703583@qq.com
地址:深圳市龙岗区平湖辅城坳工业区富源路7号A50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