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13926525960
邮箱:475703583@qq.com
地址:深圳市龙岗区平湖辅城坳工业区富源路7号A50栋
近日,一则振奋人心的消息传来:春节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至此,中国世界非遗总数达到 44 项,居世界第一。
春节,作为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承载着无数中国人的情感与记忆。在中国,春节标志着新年的开始,以传统历法正月初一为岁首。春节前后,人们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辞旧迎新,祈福纳祥,欢庆家庭团圆,促进社区和睦,这一庆祝过程俗称 “过年”。
除参加公共庆典外,人们祭祀天地和祖先,并向长辈、亲友及邻里拜年,表达美好祝愿。这个遗产项目为中国民众提供了认同感和持续感,它不仅是一种节日庆祝,更是中华民族伟大的文化创造,最能体现中国人的精神追求和生活情感。
天津大学教授、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院长冯骥才表示,中国是农耕古国,农耕生产依从着大自然节律,人们就分外看重一年一轮、冬去春来的时间节点 —— 年。经过几千年创造和传承的年,包罗了丰富的中华优良历史传统文化,体现中国人可爱可敬的精神向往与民族性情。
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教授萧放认为,春节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是把中华优秀民间传统文化分享给世界人民的体现。从年前的腊八到正月十五的几十天里,大家喜气洋洋地过春节,体现了我们爱好和平、祥和的氛围,营造的价值观对我们当代世界来说非常重要。此外,春节和立春相近,符合自然伦理的价值、生态和谐的价值,对于世界也是一个重要的启示。
随着海外传播范围的日趋扩大,春节已成为世界普遍接受、认同和欣赏的中华文化符号。春节申遗成功,不仅增添了我们的文化自信与凝聚力,深化了春节文化的传承与节日幸福,还有助于外国朋友对中国的认知与友好,促进文明间的交流交往交融。
春节申遗成功,无疑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从多个角度为我们展现了这一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在当今时代的价值。
春节作为中华民族第一大节,承载着无数中国人的精神家园深刻记忆。它不仅仅是一个节日,更是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在世代传承中,春节所蕴含的丰富文化内涵,如祭祀天地和祖先、向长辈亲友邻里拜年等习俗,不断强化着人们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春节申遗成功有助于深化春节文化的传承。通过申遗,春节的独特价值得到了国际认可,这将激发人们更加珍视和传承春节文化的热情。无论是贴春联、吃年夜饭,还是舞龙舞狮、逛庙会等活动,都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和文化基因。这些传统习俗在传承中不断赋予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增强了民族凝聚力。
同时,春节也为中华民族提供了认同感和持续感。它是伟大的文化创造,体现了中国人的精神追求和生活情感。在全球化的今天,春节依然是连接海内外中华儿女的重要纽带,让人们在不同的地域和环境中都能感受到民族文化的魅力和温暖。
春节所蕴含的和平理念、家庭观念等价值观念是人类共享的精神财富,为世界文明交流提供了重要桥梁。
春节是世界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其丰富的内涵和多样的过节习俗,正被不同肤色、语言的人们知晓和喜爱。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在春节期间进入 “春节时间”,地标披上 “红装”,商家售卖年货,中国戏曲、舞蹈、音乐受到广泛关注。春节文化中蕴含的以和为贵、和合共生的理念,引发了世界各国人民的共鸣共情。
“欢乐春节” 系列活动足迹遍布世界,不同国籍、不同肤色、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通过参与舞龙舞狮、画年画、逛庙会等活动,沉浸式体验中华优良历史传统文化,深刻体会家庭和睦、社会包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追求。春节已成为世界普遍接受、认同和欣赏的中华文化符号,促进了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
春节申遗成功,体现了中国对于加强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传承利用工作的重视。它为世界文明百花园增添了绚丽的色彩,也为促进世界文化多样性、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了力量。中国愿以非遗为桥梁和纽带,践行全球文明倡议,深化文明交流互鉴,让中华文明同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丰富多彩的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的精神指引和强大的精神动力。
中国目前拥有 44 项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充分展示了中华文化的丰富与多元。
:现存中国最古老剧种之一,起源于明代(公元 14—17 世纪)。唱腔极具艺术性,对川剧、京剧等近代戏剧剧种影响巨大。表演包括唱、念、做、打、舞等,昆腔及戏剧结构被其他剧种借鉴。《牡丹亭》《长生殿》等成为传统保留剧目。表演用锣鼓、弦索及多种管弦和打击乐器伴奏,舞蹈动作分两类,表现力丰富。
:中国独奏乐器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与中国书画、诗歌、文学同为民间传统文化承载者,已有 3000 多年历史。吸纳大量优雅曲调,演奏技法复杂精妙,有独特记谱法,乐谱多为口头流传。七根弦、十三个徽,通过十种拨弦方式可演奏四个八度,音色富于变化。
:是新疆各尔族聚居区各种木卡姆的总称,集歌、舞、乐于一体。包含《十二木卡姆》以及《刀郎木卡姆》《吐鲁番木卡姆》《哈密木卡姆》。是包容多种艺术成份和文化意义的词语,歌唱内容丰富,体裁多样,演唱方式丰富,押韵方式复杂。
:分为长调和短调,长调在蒙古社会地位独特,与盛大庆典、节日仪式相关。在婚礼、乔迁、婴儿降生、马驹标记及 “那达慕” 大会等活动中演唱。由 32 种采用大量装饰音的旋律构成,赞美自然、歌颂情感、思索命运,特点是大量使用装饰音和假声,旋律悠长、节奏丰富、音域宽广、即兴创作,与牧民田园生活方式紧密相连。
:以石材为主要材料,刻刀为工具,汉字为表象的镌刻艺术,由古代印章制作技艺发展而来,有 3000 多年历史。强调书法笔法、结构,突出镌刻艺术表达,深受文人及民众喜爱,可独立欣赏也可应用于书画领域。
:运用刀具在木板上雕刻文字或图案,再用墨、纸、绢等材料刷印、装订成书籍,有 1300 多年历史,比活字印刷早 400 多年。开创人类复印技术先河,承载大量历史文化信息,在世界文化传播中作用巨大。
:以笔、墨、纸为主要工具,通过汉字书写完成信息交流实用功能的同时,融入对自然、社会、生命的思考,表现中国人特有的思维方式、人格精神和性情志趣。伴随汉字产生与演变发展 3000 多年,成为中国文化代表性符号。
:用剪刀或刻刀在纸上剪刻花纹,用于装点生活或配合民俗活动,具有广泛群众基础,是各族人民社会生活重要组成部分,蕴含丰富文化历史信息,具有多重社会价值。
:以木材为主要建筑材料,榫卯为木构件结合方法,模数制为尺度设计和加工手段。师徒言传身教,沿承 7000 多年,遍及中国全境并传播到东亚各国,是东方古代建筑技术代表。
:存续中国皇家织造传统,是中国织锦技艺最高水平代表。运用 “通经断纬” 等核心技术在大型织机上由两人手工操作,是人类非凡创造力的见证。
:中国传统节日,农历五月初五,有 2500 余年历史。蕴涵独特民族精神和丰富文化内涵,对中国民俗生活影响重大。
:集演奏、演唱、舞蹈于一体,反映传统农耕生产生活中祭祀祈福、欢庆丰收,舞蹈具有生态、淳朴、粗犷、和谐特征。
:以崇奉和颂扬妈祖立德、行善、大爱精神为核心,以妈祖宫庙为主要活动场所,以习俗和庙会等为表现形式的民俗文化,传播到世界 20 多个国家和地区。
:蒙古族人创造的神奇歌唱艺术,一个歌手用发声器官同时唱出两个声部,在中国民歌中独一无二,传达对自然宇宙的思考,表达和谐生存理念和审美情趣。
:集唱、奏于一体,中国现存最古老乐种之一。用泉州方言演唱,以琵琶、洞箫等乐器演奏,以 “乂工六思一” 5 个汉字符号记写乐曲,保留自晋至清历代不同类别的 3000 余首古曲谱。
:主要指唐卡、壁画、堆绣、雕塑等佛教造型艺术,是藏传佛教重要艺术流派,承载热贡文化历史发展脉络,是相关社区民众生产生活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伟大发明,包括栽桑、养蚕、缫丝、染色和丝织等生产技艺及工具、织机和丝绸产品。
此外,还有侗族大歌、花儿音乐、赫哲族伊玛堪说唱艺术、藏戏、西安鼓乐、粤剧、京剧等音乐戏曲类非遗项目,它们各具特色,共同丰富了中国的世界非遗宝库。这些非遗项目不仅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也是世界文化多样性的重要体现。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未来充满希望与挑战。在取得丰硕成果的同时,我们应继续加强保护和传承的措施,鼓励更多人参与到非遗保护中来。
首先,立法层面的完善至关重要。目前,非遗项目的认定和保护在法律实务中存在模糊地带,需要构建更加完备的法律体系来支持非遗的传承与发展。可以借鉴国际经验,结合国情,建立专门针对非遗保护的法律法规,明确非遗项目的具体分类与保护措施,保障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同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确保非遗创作与传承者获得应有的经济权益,防止传统技艺与文化符号被低估与误用。
其次,要深化非遗资源调查,摸清当代中国非遗的家底。“十四五” 期间,我国应在广度和深度上深化非遗资源调查,做到心里有底、心中有数。非遗资源不仅是生活资源、生产资源,更是文化资源和社会经济发展资源。通过建立档案化、数字化非遗保护体系,全面、真实、系统地记录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对于文化传统的深刻理解和精湛技艺,保留中华优良历史传统文化基因。
在项目保护方面,继续推进系统化保护,坚持 “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规划利用、传承发展” 方针,增强非遗项目的传承活力。分类实施、精准施策,全面推开项目的分类保护,科学、有效地保护每类非遗的传统基因和生活样态。同时,将传承个体与传承群体保护有机结合,从物质和精神等层面加大对传承人的支持,调动非遗传承人传承非遗的积极性,推动以传承人为核心的传承的系统化、生活化。
加强非遗研究工作,深入阐释非遗蕴含的中华文化传统内涵,系统研究非遗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关系、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在联系等重大问题。通过建立高质量非遗研究基地、设定研究课题等措施,加强对关乎非遗传承和社会文化建设等重大问题的系统性、有深度的阐释,促进非遗研究成果转化,服务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文化建设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教育、创意产业、旅游等领域的密切结合,让遗产深入且时尚地介入社会文化环境、百姓日常生产生活。一方面,引导社会力量积极介入非遗相关产业,鼓励企业利用非遗进行文创开发,推动传统民间文化艺术发展,培育知名品牌,促进非遗在当代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另一方面,推动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充分挖掘和展示非遗所蕴含的精神价值、时代价值,促进非遗与旅游在空间、功能、产品、市场等方面的深层次地融合,开发非遗线路,给予企业财税等方面的支持。
此外,要动员更多社会力量参与非遗保护。政府应协调职能部门,出台相关配套落地措施及指导意见,完善扶持政策,鼓励多元化的非遗保护主体热情参加非遗保护,促进非遗的活态传承。充分的发挥非遗传承人的 “传帮带教” 作用,探索师承制与现代教育有机结合,推动非遗保护薪火相传。继续开展非遗进校园工作,推动非遗教育普及,利用专家学者的智力资源,做好非遗传承保护的研究工作。构建全社会联动机制,整合社会力量,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加强非遗传承青年队伍培养,扩大非遗品牌效应。
在国际交流合作方面,加强与 “一带一路” 共建国家在非遗保护领域的合作。加强非遗联合申报和联合保护,推动文明交流互鉴;搭建非遗传承人国际交流平台,深化民心相通;促进同类非遗项目的学术研究,拓宽文化交流渠道;加强非遗项目的联合田野调查,找到学术沟通与文化沟通的钥匙;运用数字技术赋能非遗保护与合作,让各国民众感受非遗的多样魅力。
总之,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未来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通过逐渐完备法律体系、深化资源调查、加强项目保护、推动多领域融合、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和加强国际交流合作等措施。
电话:13926525960
邮箱:475703583@qq.com
地址:深圳市龙岗区平湖辅城坳工业区富源路7号A50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