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13926525960
邮箱:475703583@qq.com
地址:深圳市龙岗区平湖辅城坳工业区富源路7号A50栋
在第30个世界读书日与第10个深圳未成年人读书日到来之际,众多民间阅读机构举办各类阅读活动,不管是聚焦阅读与科技深层次地融合,还是关注城际共读与城市发展,抑或推动少儿阅读创新与人文公益关怀,数百场阅读活动从不同层面在全城掀起又一波阅读热潮。
特别是深圳读书月,历经25年发展,如今已成为深圳最具影响力的城市文化品牌。深圳读书月与深圳蒸蒸日上的民间阅读组织在全国具有开拓性,是深圳城市文化创新的经典案例。通过阅读,2013年深圳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全球全民阅读典范城市”就是最好的例证。
阅读筑城。深圳是一个在不断生长的城市,不仅是城市空间与形态上的日新月异,更是文化内涵与文化景观的不断刷新与扩容。如果说深圳读书月是时间的空间化,让每年的11月,成为城市共同的精神空间,那么那些在全年开展着阅读活动的民间阅读组织,则更像是空间的时间化,它们以延绵的日常性形成了持续不断的阅读浪潮,让众多深圳人在随处可遇的阅读环境中找到身份认同。某些特定的程度上,正是阅读形塑了深圳城市文化形象与深圳的人文个性。
深圳民间读书组织的发展历史,是一部充满激情与梦想的奋斗史。早在20世纪末,随着深圳经济的快速的提升,市民对精神文化的需求日渐增长,一些热爱阅读的市民开始自发组织小型的读书活动,他们在咖啡馆、社区活动中心等场所相聚,分享读书心得,交流思想感悟。这些活动虽然规模较小,但却如星星之火,点燃了深圳民间阅读的热情。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分散的读书活动逐渐发展壮大,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形式的民间读书组织。2012年,深圳市阅读联合会的成立,成为深圳民间读书组织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由致力于推进阅读文化发展的单位、民间读书组织和个人自愿结成的行业性的地方性非营利社会组织,同时是国内第一家阅读联合组织。
深圳市阅读联合会的成立,为深圳民间读书组织提供了一个交流与合作的平台。它整合了各方资源,推动了阅读文化的传播与发展。截至目前,联合会已发展会员单位130余家,涵盖了学校、公共图书馆、民间读书组织、宣传媒体、出版、印刷、发行、网络阅读等行业及从事阅读研究与实践的专家学者、阅读推广人。联合会致力于推动学习型城市、文明城市建设,推动深圳阅读资源整合与共享,为全市各种阅读组织建机制、搭平台;致力于培育多样化的品牌阅读活动,促使全民阅读活动制度化、常态化、普及化,使其成为与深圳读书月交相辉映的阅读活动平台。联合会至今已组织并且开展近万场阅读公益活动,其中“深圳市阅读推广人公益培训班”、“领读者大奖”评选、深圳读书月“年度十大童书”评选,以及“年度深圳阅读指数”发布等活动在全国产生了较大影响。南都读书俱乐部、深圳读书会、三叶草故事家族、彩虹花公益小书房和后院读书会等活跃团体会员定期开展线上线下阅读活动,逐年来积累了一大批具有较高价值的、值得借鉴的阅读推广资源和经验。
作为一座真正的“书香之城”,民间阅读的热情如燎原之火,在深圳的各个角落蔓延;全民阅读的理念深入人心,成为市民生活的一部分。从政府的大力倡导,到社会各界的热情参加,从专业的阅读推广机构,到自发组织的读书会,深圳的阅读生态呈现出多元化、多层次的特点。
在深圳,民间阅读组织如繁星般遍布城市的各个角落,它们形态各异,却都怀揣着推广阅读的热忱。比如有致力于推动儿童阅读的发展及儿童阅读品质的提升,让每一个孩子享受阅读的乐趣并且成为终身阅读者的爱阅公益基金会;有专注推动亲子阅读的彩虹花公益小书房、三叶草故事家族;有聚焦经典著作,注重深度解读和专业指导的后院读书会;有以“弘扬中华文化倡导全民阅读”为使命,秉承“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理念,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深圳读书会;有聚焦商业创新和科技趋势,将阅读与创新创业实践结合的创业读书会;有面向年轻群体,注重轻松互动和跨界融合的青年读书沙龙;还有学校、社区、企业内部开展的各类阅读活动,不一样的行业群体组织的行业类读书会等等。
可以说,深圳的民间阅读组织,跨越不同年龄、阶层、组织,具有各自的特色与针对性,呈现出丰富多姿的发展形态趋势。这些组织以其灵活多样的形式和独特的文化魅力,为城市阅读生态注入了新的活力。民间读书组织与政府形成了良性互动。政府通过购买服务、场地支持等方式扶持民间读书组织发展,而民间读书组织则以其创新活力和贴近群众的优势,成为全民阅读的重要推动力量。这种“政府引导、社会参与”的模式,为全民阅读注入了持久动力。
深圳的全民阅读发展历史,是一部城市文化觉醒的生动记录。2003年,深圳率先提出“文化立市”战略,将全民阅读作为城市文化建设的核心工程。从极具创意地办起“深圳读书月”活动,到如今“图书馆之城”所形成的规模化建设,深圳用系统化的制度设计推动全民阅读深入发展。
其中政策支持为民间阅读和全民阅读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深圳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全民阅读的政策法规,如自2016年4月1日起施行的《深圳经济特区全民阅读促进条例》,该条例提出设立全民阅读基金,资助开展全民阅读活动,扶持民间阅读组织,实施社区阅读、未成年人阅读及特殊群体阅读服务计划等。这些政策措施的出台,为民间读书组织的发展提供了资金支持和政策保障,也为全民阅读的深入开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深圳读书月已连续举办25届,每年吸引超过1000万人次参与。这个全民阅读的盛会,不仅创造了“城市的阅读狂欢”,更培育了市民的阅读习惯。多个方面数据显示,深圳人均年阅读纸质图书7.23本,电子图书11.21本,远超全国平均水平。
在阅读设施建设方面,深圳构建了“市-区-街道-社区”四级图书馆网络体系,建成各类图书馆、书吧、阅读空间超过1000个,形成了“十分钟阅读圈”。深圳图书馆的“城市街区自助图书馆”项目,将图书馆服务延伸到城市的每个角落。
在数字化浪潮下,深圳的全民阅读正在向智慧化方向发展。深圳图书馆推出的“数字阅读平台”,整合了电子书、有声书、视频讲座等资源,为市民提供全天候的阅读服务。智慧书柜、AR图书等新技术的应用,让阅读体验更加丰富多元。
值得注意的是,阅读空间正在向社区化、生活化延伸。社区书吧、商场阅读角、公园读书亭等新型阅读空间的出现,让阅读融入市民的日常生活。这些空间不仅是阅读场所,更成为社区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
深圳的全民阅读实践,为城市创新发展提供了文化支撑。通过阅读,市民的创新能力得到提升,城市的文化软实力慢慢地加强。阅读正在成为深圳创新驱动发展的新引擎,为城市注入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
以深圳读书会为例,这家成立于2007年8月1日的民间读书组织,从最初的几个网友线下聚会交流读书心得,逐渐发展壮大。他们许下每周组织一次读书会的“誓言”,并一直坚守至今。他们与深圳书城、深圳图书馆、深圳保利剧院等文化空间合作,迄今共举办阅读活动3000余场。深圳读书会的活动内容丰富多样,涵盖了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多个领域,吸引了众多书友的参与,在深圳营造了浓厚的阅读氛围。
据深圳读书会公众号在2025年1月2日的推文中介绍,在2024年,深圳读书会举办了150期以上的丰富活动,覆盖了政企合作、社区阅读、文化地标场馆、商协会合作等多个层面,将阅读的光辉洒向每一个角落。
4月20日,深圳读书会在南山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举办“阅见未来·湾区青年行——第三届粤港澳大湾区读书论坛”,现场吸引了近200位读者参与。他们以书为媒,以读为桥,连接每一个渴望知识的心灵,共同构筑一个书香弥漫、智慧闪耀的深圳。他们以“点亮阅读之光——点亮100万留守儿童阅读梦”为重点项目,携手社会各界合作伙伴,共同打造了一场阅读的盛宴。过去一年的合作跨越了公安局文联、银行、社区街道、深圳图书馆、深圳保利剧院以及各大商学院和网红书店,每一场活动都是对知识的深刻致敬,每一次分享都是对智慧的温暖传递。从深圳龙华书城的爱阅之夜到深圳图书馆的深读读书,从北大汇丰商学院的知识分享到达实大厦的思想交流,深圳读书会如同一股清流,滋养着城市的文化土壤。
除了深圳读书会,在深圳众多的民间读书组织中,深圳市爱阅公益基金会、彩虹花公益小书房、三叶草故事家族、后院读书会、1510图书馆等各具特色,亦是深圳民间阅读的亮丽名片。
这些民间阅读组织并且开展的活动丰富多样,让人目不暇接。亲子阅读活动温馨满满,如彩虹花公益小书房承办的“书香飘万家”亲子阅读活动之古城寻宝,孩子们和家长一起在古城中寻找与书籍相关的线索,在探索中感受阅读的乐趣,增进亲子关系;三叶草故事家族的亲子阅读活动,通过故事妈妈生动的讲述、有趣的互动游戏,让孩子们沉浸在绘本的奇妙世界里,从小培养阅读兴趣。
文化沙龙活动则充满了思想的碰撞。深圳读书会举办的文化沙龙,邀请知名作家、学者、艺术家等作为嘉宾,与读者面对面交流。在一场关于“科幻文学的未来”的沙龙中,嘉宾们从不同角度探讨了科幻文学的发展的新趋势、创作技巧以及对社会的影响,激发了读者对科幻文学的热爱和思考。
科普阅读活动也别开生面,深圳科技阅读会积极开展多项创新型科普活动,如科普讲座、科技实验展示、科普知识竞赛等。在科普讲座中,专家们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前沿科技知识,从AI的原理到航天技术的发展,让青少年群体、企业人员、产业园区等对科学感兴趣的人,都能近距离接触科学,感受科技的魅力。
民间阅读组织在深圳的文化建设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市民阅读习惯养成方面,许多市民在参与深圳读书会等组织的活动后,逐渐养成了定期阅读的习惯。一位曾经很少阅读的上班族表示:“参加了深圳读书会的活动后,我发现阅读的世界如此精彩,现在我每周都会抽出时间阅读,感觉自己的精神世界变得更充实了。”
在社区文化建设方面,民间阅读组织成为连接社区居民的桥梁。例如,一些社区的阅读组织定期举办社区阅读分享会,居民们聚在一起分享自己的读书心得,增进了彼此的了解和交流,营造了和谐的社区氛围。像三叶草故事家族在社区开展的阅读活动,吸引了众多家庭参与,让社区充满了书香气息,促进了社区文化的繁荣发展。
深圳的全民阅读实践,展现了一个城市的文化自觉和创新精神。从政府推动到民间参与,从传统阅读到数字创新,深圳正在探索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全民阅读发展之路。
这些民间读书组织通过举办各种各样的形式的阅读活动,吸引不同年龄段、不同职业的市民参与。无论是在繁华都市中心,还是宁静社区角落,都能看到民间读书组织活动的身影。
民间读书组织积极传播先进、多元的阅读理念,让更多的人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它们倡导亲子阅读,增进亲子关系的同时,培养小孩子的阅读兴趣和习惯;推广深度阅读,引导读者深入思考,提升阅读的质量和内涵;鼓励跨界阅读,打破学科界限,拓宽读者的视野和思维方式。
此外,民间读书组织还丰富了阅读活动的形式和内容。除了传统的读书分享会、讲座,还创新推出了绘本剧表演、阅读马拉松、图书漂流等活动,让阅读变得更有趣、生动,满足了不同读者的需求。这些活动不仅为市民提供了一个学习和交流的平台,也促进了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为深圳的文化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
展望未来,深圳民间阅读和全民阅读的前景一片光明。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政策的全力支持下,民间读书组织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政府能更加进一步加大对民间读书组织的资产金额的投入和政策扶持,帮助它们解决资金、场地、人才等方面的问题,推动民间读书组织的专业化、规范化发展。同时,民间读书组织自身也应不停地改进革新活动形式和内容,提升服务质量,吸引更多市民参与阅读活动,为全民阅读的深入开展贡献更大的力量。
在全民阅读方面,随着时下人们对精神文化需求的一直增长,阅读的深度和广度将不断拓展。我们期待更多的市民能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不仅追求阅读的数量,更注重阅读的质量,通过阅读不断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
数字阅读与传统阅读的融合也将成为未来阅读发展的趋势。我们应充分的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为读者提供更便捷、个性化的阅读服务,同时也要注重保护传统阅读的独特魅力,让纸质阅读和电子阅读相互补充,共同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
此外,深圳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城市,在区域阅读合作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未来,深圳能更加进一步加强与香港、澳门以及大湾区其他城市的阅读交流与合作,共同打造书香湾区,推动区域文化的繁荣发展。
阅读是一场没有终点的旅程,在今天的深圳,阅读已演化为一种城市生活方式、一种文化自觉,更是一种创新驱动的源泉。作为热爱阅读的市民也更愿意将这一开放社会的全民阅读风景看作城市文化最优美的修辞。从最初的带有自我启蒙般的文化追求,到形成一种身份认同般的文化共识与自觉,再到今天作为命运共同体般的文化自信,深圳读书月及民间阅读组织的生长与自我变革,演绎的是深圳人自我成长的精神图谱。而从中我们也能够正常的看到一条由“时间—空间—仪式—修辞”的演化轨迹,它让阅读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条美丽路径。
电话:13926525960
邮箱:475703583@qq.com
地址:深圳市龙岗区平湖辅城坳工业区富源路7号A50栋